阅读历史 |

第625页(1 / 2)

加入书签

而且……

坐在苏谦后排的田径迷们面面相觑——他们听到了什么?

苏谦说,邵若轩……就那个刚刚才勉强跑到21秒61的邵若轩,可以冲击20秒大关?甚至可以冲击19秒90?!

完蛋了。

他们谦少怕不是因为邵若轩的表现给他太大的刺激,结果孩子都给刺激坏了吧?

这些田径迷的微信群里,他们都在紧张地讨论着——苏谦疑似因为邵若轩的成绩而受到刺激,居然开始说起胡话来了!

当然。

这个事关苏谦的形象问题,他们就只是在群里紧张地讨论,并没有发到微博上什么的,想的就是给他们家谦少留点面子。

坐在前排的苏谦根本不知道后面的田径迷们脑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他只是看着手里邵若轩的身体训练数据,觉得国家队这下捡到宝啦!

事实上,在先前看比赛的时候,他是真的感到很紧张的。

邵若轩的技术调整确实是做得很到位,但是那种过于标准程式化的技术,对于邵若轩来说反而是不合适的。

在很多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其实经常都会发生这样的例子。

比如某个运动员,他在最大速度上的前蹬技术有瑕疵,有一些天然惯性的不足,教练员就会考虑在训练的过程中为选手做相应的调整。

原以为如果按照理想情况,这种调整可以给选手带来0.1秒的提升,结果,一两个月的辛苦训练,将这种技术调整到标准模式情况下,并且让选手的身体已经将这种‘正确’的技术训练到有了身体记忆之后……

选手的成绩不仅没有像是理想中的一样有所提升,反而还有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在日常的训练中,这种情况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罕见,而应该是屡见不鲜。

邵若轩的训练,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他这情况为什么还会一条道儿走到黑呢?苏谦猜测,这是因为邵若轩原本的跑动动作,确实bug太多了。

在需要调整的技术细节像海一样那么多的情况下,教练和选手其实都会做好预设的心理准备——仅仅只是单一的技术调整,很有可能并不会对他的技术产生什么太大的正向影响。

也就是说,邵若轩的教练,包括邵若轩本人,他们都是有野心,也有耐心的,他们舍弃了短期内的一点成绩上的利益,痛下决心,想要等邵若轩的全部技术动作都完整地调整过来之后,再看成效。

他们已经做好了在这期间承受成绩下滑的‘阵痛’了,但只要整体技术调整好了之后,成绩可以大幅度提升,那就值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