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2 / 2)
用教诲减轻人类的不幸, 用才智增强人类的力量。”
我将如此回答。
我有无罪过,更多的人知道。
您知道。
他乘上了船,远离了故土和朋友,离开了他本来可以享受的生活,登上了战乱的国土,如他所知的那样,这里充满了苦难和痛苦。
他决定投身其中,奋战至死,去亲手博取那一线可能。
他当然被辱骂,被嘲笑,被无数人围攻,他将回报以更为激烈的热情和勇敢。
“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他对自己说,看看人类所蒙受的苦难,看看他们在其中激发出来的勇气。
他继续写着那首未完的诗。
“你是个象征,是个证据, 显示了人类的力量和运命;
像你,人也有神灵的禀赋;
人也有几分先见之明,
能预知他自己惨淡的前程,
他的不幸和他的抗争, 他的孤立无援的逆境。”
绝大多数选择这条路的人并不是因为盲目的愚蠢,恰恰相反,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他们完全知道前途的困厄,和您一样,我们什么都懂,但是我们依旧愿意往前走。
如果您作为人类的父亲,曾经问过我们这个问题。
知道前途不幸而艰险,我们会如何选择。
那我可以给出答案了。
他想着,他虽然很年轻,但是长期的疲劳和艰苦的生活让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在被燃尽,也许某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者一颗子弹就会夺走我可怜的生命。
但是他选择蘸着血一样的墨水写下诗篇。
“心灵会奋起, 同灾难对抗,势均力敌;
坚韧的意志,深邃的思想,
虽在含辛茹苦的时刻
也能望见丰厚的报偿;
只要敢抗争,就攻无不克, 死亡会变成胜利的凯歌。”
我由衷的惧怕着死亡,但是我相信死亡不会是万物的终点,恰恰相反,新的生命将以我的尸骨的腐朽而生,向更高的地方生长而去。
而我死后,世人将为我戴冠。
死亡如期而至后,他所扶助过的国民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全国哀悼三天。
他的朋友为他写下了无数的悼词。
他们为他选取一个合适的形容词,然而厚重的字典却让他们一无所获,最终他们突然想起了那个名字。
用这个名字来形容,想必应该是最为合适的礼赞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