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7页(1 / 2)

加入书签

“看来催款的事情,还会发生啊。”

诚郡王胤福在修了园子后, 就剩下了这么一个感慨。

他知道。

户部后来催讨了欠银。

跟勋贵与大臣们, 那是讨了借款的旧债。

这是朝廷真缺银子了。

当然, 也是他皇阿玛这么爱面子。

当年一开口子。

然后, 朝廷的勋贵、大臣们, 那是意思意思的借了后。

这借钱会上瘾的。

更何况,白花的银子。

那不花,白不花。

花了?

那肯定就不乐意还的。

借钱时,那是给银子容易。

讨债了?

肯定难的。

哪一个时代,欠银子,欠多了。

那欠钱的,就是大爷了。

特别是碰上了他皇阿玛这么一个要了仁君、明君脸面的?

诚郡王胤福就特别能了理解了。

前世的四弟,为何后面当了冷面神。

这讨债肯定难的。

只是……

今生呢。

这差事还会到六弟胤禛的身上吗?

这差事。

看着不讨好的。

可问题在于。

差事办了。

在皇阿玛的眼中,那就是忠臣孝子。

有些时候,办差事,看的就是态度。

皇阿玛没废太子前。

要的儿子,可是孝顺的儿子,还有便是当臣子的儿子。

诚郡王胤福想了很多。

可做的?

只是一个儿子的本份,一个臣子的本份。

做更多?

不需要。

康熙四十一年。

夏,热得紧。

钟粹宫。

采薇见着请安的儿子。

便是忙碌完差事后。

那是瘦了一大圈的儿子。

在采薇看来。

胤福、胤禧,这兄弟二人,都是瘦了,还是黑了。

至于胤祈、胤祷?

这哥俩,那是吃吃喝喝,还是胖了一圈。

“额娘可是看错了?”

采薇一瞧着,这进宫来请安的四兄弟。

她是仔细的再瞅了一眼。

“额娘,哪不对?”

胤禧是小儿子。

这还住宫里呢。这语气自然更自在些。

其它的儿子,都是当了阿玛的。

这肯定更要了镇静的风度。

“胤福、胤禧,你们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