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4页(2 / 2)

加入书签

惠妃跟宜妃啊,最近倒是姐姐妹妹的,挺是亲热了起来。

这等风,也是吹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毓庆宫。

太子妃知道了后宫的一些动向。

太子妃心中有悔意吗?

她没有的。

她只是想打破了,太子的某些幻想。

而且,越早越好。

那响鼓不用重锤。

可问题是,太子沉侵在了皇帝的一幅好阿玛面庞里。

太子是一个装睡的人。

至少,太子妃这般认为的。

如果太子不清醒。

那么,毓庆宫岂有未来?

皇帝已经懂得忌惮了儿子。

皇帝身体很好。

那寿数太长了。

太子这储君之位,一想着,要熬了四十几年,那得多难熬?

特别是下面的皇子阿哥们,这都是开府当差了。

朝堂上的各部衙门里,皇子阿哥们,可都是忙碌着呢。

这里面若是天长日久的,这得结交了多少人脉,网罗了多少关系?

而太子住在皇宫中。

太子哪怕天然的优势,也架不住,他的兄弟太多了。

虎怕群狼啊。

太子妃又想着后宫的动静。

她又觉得,她的动作,会不会点火过了?

江南的事情。

太子妃不想的。

索额图的胆子,在太子妃的眼中,太大了。

可问题在于?

事情发生了。

现在,索额图赔上了性命。

同时,也让太子结下了仇人。

“我……”

太子妃咽下了喉头的话。

她心中想,她小瞧了皇帝。

到底皇帝是握住了时局的。

特别是天下大势也罢。

还是这些朝臣们,皇子阿哥们,怕是皇帝的眼线不少啊。

皇帝?

皇帝孤家寡人,皇帝未必信任了谁啊。

“嬷嬷,盯紧些后宫。”

“最近,延禧宫与翊坤宫,走得太了。”太子妃吩咐了话。

她的心腹嬷嬷应了话。

“奴才一定差人盯紧了。”

这一年。

康熙三十八年。

皇帝给索额图盖棺定论了。

哪怕太子求情呢?

皇帝还是夺了索额图的爵位。

没给了这一位饿死的曾经重臣,一份体面。

当然,这只是嘴上说说。

在太子求情,想让他膝下二子出宫,出席了索额图的身后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