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页(1 / 2)

加入书签

难道他是准备当传家宝传下去,让他的子孙后代都好好瞻仰他的“艰苦岁月和赫赫战功”吗?

他当真是个好大喜功、自私自利到极致的男人啊!

……

第二天一早,公鸡刚打鸣几声,姜铮就起床了。

这会儿天还黑着,格外寒冷。

哈出的白气清晰可见,冷空气冻得人头部隐隐作痛。

这样极端的天气里,沈二妹居然也跟着起来了。

劝她再多睡会她也不听,姜铮索性带她一起出去捡了些树枝和玉米棒子什么的当柴火备用。

毕竟寒冬里,最缺不得的就是柴火。

由于原主姐妹俩年岁太小,干不了太多农活,所以家中所分配到的大多田地是交给了叔伯帮忙打理的,并按照沈光要求,每月会抽种植所换的部分钱财直接打给沈光。

从沈二妹口中听说这事后,姜铮难免又是一腔怒火。

但眼下还是捡柴火要紧。

只是这个年代的资源过于紧缺,各家各户都会优先把自家地里头摘出来的茎秆、杂草收拾出来放进厨房,所以姜铮她们只好走远了些,去远处的荒地里找能做柴火的枯枝枯叶。

直到打了满满两筐柴火,两人才并肩走回家去。

把昨天的剩菜剩饭热了吃完后,天也亮了。

姜铮便拿出书本,坐在院子里教她认字。

用树枝做笔、用泥土做纸,一个天然小课堂就这样形成了。

因为有过教书经验,所以姜铮教起来不觉费力;沈二妹也勤学好问,学得认真。

姜铮很满意。

见她虽然很吃力却努力汲取知识的热切样子,姜铮似乎看到了她成长后神采飞扬的模样。

但要想见证那一天,就必须尽快走出去。

必须走出这个落后的乡村。

思量至此,姜铮手撑着头坐在一边,认真思索起挣钱的法子来。

摆摊这条路虽然行得通,但是投入的时间和成本都不小。

两姐妹摆摊卖的多是手工艺品,需要先买原材料回来。

但由于这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论是毛线还是棉花什么的单价都很贵;织好一个物件往往也要花费很多工时,还伤眼睛……

思来想去后,姜铮决定再去街上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好的商机。

*

沈家离街上不算太远,没走几分钟就到了。

在街上溜达一圈后,姜铮发现大多人做的生意都需要投入较大成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