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1 / 2)
意料之中的,在学堂正式开门的第一天,就涌进来了不少人。
学徒们很珍惜能有个容身之所,还能学习一技之长,所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且果然不出姜铮预料的是,有人热切地自发提议说,希望苏老爷和苏小姐为其赐名!
苏楷瑞捋着胡须大喜不已。
他早就在姜铮的提示下仔细翻阅过了诸多诗书古籍,便按照学徒们的大概年龄和入堂时间来为他们起了辈分和名字,并在征得他们同意后,为他们冠为苏姓。
外面某些世家立刻琢磨出了此举背后的深意——
流民孤儿们对物质没有过高要求,无需太多成本,不会动摇苏氏根基;有了苏家这么个大靠山和苏氏这个姓氏,他们也不用再担心颠沛流离。
即使有个别来混饭吃、学啥啥不成的混子,最后也会被发派去做杂役粗使,不会让他们一直白白占用名额和资源的。
而苏楷瑞呢,也有了种“我苏氏已然开枝散叶、子孙满堂就在眼前,我一生心血不会被白费、流传万年”的满足感。
这是一举多得,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此外,姜铮还要求各个掌柜设定标准,定期考核手下,不合格者必须打包走人。
这样一来,学堂和店铺之间的人员流动性就高且有效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只是一个举动就得到了如此多的好处,让苏楷瑞对这个闺女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感慨。
他还时常去苏氏学堂走动,亲自挑选出合乎心意的弟子,让心腹大力培养。
不出几月,苏氏一门在整个江南的声望也再上一层楼,为人称赞和效仿。
官府也对此事多加褒奖,鼓励其他名门世族效仿和实行。
然而没过太久,百姓们就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又感慨的事实——流民孤儿们明显更期望来苏氏学堂学习,而不太愿意去其他家族开办的学堂!
其中原因很简单,也令人大跌眼镜——苏清晗膝下无所出。
苏家虽然明面上看有五个同姓孙辈,但毕竟与苏楷瑞父女都没有血缘关系呀。
那他们和前去苏氏学堂求学的孤儿流民,有本质区别吗?
那五个锦衣玉食的小娃娃学得、继承得,他们就也行!
有好事者去打探了下苏清晗的口风,结果她却只是莞尔一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这可给学堂里的学徒和已经去铺子里埋头苦干的人们打了好一针强心剂呢!
一时之间,整个苏氏的人都干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
苏家开办苏氏学堂这事,有人欢喜有人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