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页(2 / 2)
碧月长出一口气:“那么多人都没了……还是哥儿下的手。”
李纨问惜春:“你呢?”
惜春笑道:“一劳永逸,干得过!”
李纨道:“就是这样。先说我说的这一通话,就当你们面说的这么一篇儿,可落到你们耳朵里,却各有面貌了。那我自己说这篇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同你们各自听入耳的又不是一回事了。这是为什么?
这便是因为你们预先已有的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认为最最重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各人的念。这些念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境。境,是你对周遭这个世上的人事的所有认知。而等到新遇到一件什么事儿的时候,这事儿都得经了你既有的境再映到你心里,产生新的念,新的认知。
这境好有一比,就像个杂花琉璃窗儿。外头的景儿,到你脑袋里,都是经了这杂花琉璃的,红的红,绿的绿。自然是两个相似些的窗户儿映出来的景儿相似些。那全然两个样子的,便是对着同一处景儿,各自得的印象也大不相同。”
迎春皱眉道:“那岂不是说,咱们看见的,都……‘不真’?”
第424章 道境(二)
李纨道:“你可认得我?”
迎春迟疑着点点头,李纨笑道:“人还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惜春噗嗤笑出声来,李纨横她一眼,接着道:“便是你这会儿看着我,你能知道我想的是什么?你能知道我身上经络血脉都运行得如何?五脏六腑有无病患?实在是不知道的,可你还是觉着你是知道我的。是以这个‘知道’,本来便只是自觉对一个事实某一面某一层的认知罢了。又如何称得上真?”
众人一时皆默。
迎春又问:“那道又怎么说?”
李纨道:“各人各自成境,这里所说的道,便是在有了境之后各自走的路了。因各自有境,以各自之境论是非利害,以此生出各自言行,遂成各人各道。”
迎春便道:“方才说‘所知’多不全难真,以‘所知’成境,因境生道,这道,岂非也难以为真?”
李纨笑道:“是以于人而言,‘该如何行事’、‘能如何行事’常有模糊摇摆处,便因于此。或可言曰‘不究竟’。”
迎春喃喃道:“不究竟……”
李纨点头,遂道:“此间所言之道,是指人之所行。既如此,便有一个所在,这道便是人为了通往那么一个所在,依着各自的境,所选的一条路。另一头来说,这个人所求的‘所在’,亦是境中所成。才说这道依于境而生。即人之是非长短之念,给人自己定了这一条道。
可正因为人之境所基之‘念’,多‘不全不真’,不究竟。是以人所选之‘道’,常有不能前往所求之地的。便以如今忠顺王为例,他之所为,是为了权势富贵,最后他所选所行之道,却将他带入到了一个覆亡的结果。这便是道欲殊途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