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2 / 2)
叶陌端端正正跪在栏木床的一侧,背包和剑整齐放在床一角,她面前矮木桌上摆的是今日的晚餐,时间在申时,下午四点多。
主食以粟米为主。
食案上一个盛浆的耳杯,有几个青铜豆(即碗),盛着几种葵、韭、藿、薤等素菜,一个漆盘盛有羊肉,一个漆盘盛有鹿肉,一个漆盘盛有熊肉。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丰盛午餐了。
寻常百姓不仅是一日两餐制,且这两餐能够吃豆饭藿羹到七分饱就不错了,糙米都算是上等美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
好一点的阶级小吏也不过是主食糙米而已,水稻大米可能得一国之君才能天天吃,倒是肉食,相对主食来讲,食材丰富。
尤其是上层阶级,鹿肉、马肉、猪肉、牛肉、兔肉、熊肉、虎肉、鱼鳖等等,什么时候想吃,都有新鲜的,很多诸侯有专门搞半野生养殖。
而叶陌之所以能吃上等食物,且改二餐制为三餐制,那是因她姓芈,名文静,是楚国楚阳城封地阳城君的女儿。
相当于一个小奴隶主的嫡长女。
楚国公族的姓是“芈”,凡是姓芈的都是和国君有共同祖先的人,只有现任的国君极其继承人才能以“熊”为氏,熊是楚国国氏。
春秋时期,楚武王有个儿子叫熊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封熊瑕于屈地,并把屈作为熊瑕的食采之邑,以地为氏,又称屈瑕。
这就是楚国屈氏贵族的第一代祖辈,屈是楚国公族中最有势力的三个氏族大宗之一,阳城君是屈氏公族的封君之一。
简单科普:
姓为母,氏为父。
在商朝以前的母系社会时期,往往其母不知其父,姓多有女字,例如姜、姚、妫、姞、妘、嬴等。
经过夏末、商朝代的过滤,从周朝开始,到如今的春秋战国时期以氏为尊。
叶陌现在叫芈文静。
哪怕是贵女,也往往没有氏,除非随夫氏,只配有姓,甚至记录在楚史竹简上可能只写楚芈,国名+母姓,‘文静’都不配有。
至于男性,如《离骚》诗人就叫屈原,而不是芈原,秦始皇姓嬴氏赵,叫赵政。
虽然现在楚国根本还没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秦国也没有赵政。
他们可能还来不及出生。
能和大名鼎鼎爱国诗人屈原一个姓,这个副本有几分意思。
……
叶陌拿起筷子夹菜。
餐具再精细,可菜品的味道并没有多好,鹿肉羊肉熊肉都有腥味、菜酸涩味道,粟米有些沾牙,但还是一点点吃下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