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9页(2 / 2)

加入书签

方锦湖的伪装其实很好,但比起现在,真假立判。曾有的阴鸷邪气,在放开手脚的如今被一一消除,只剩下本真的模样。

像曾经蒙上阴影的明珠,被拭去灰尘,绽放该有的光芒。

两人的对视只有一瞬,薛瑜先别开了眼,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决定正确。

她没看到,挪开眼睛后,方锦湖重新冰封的脸庞。

大军回来需要厘清的事情很多,军队的去向、军队的封赏、给这些送来国书和朝贡低头称臣的小国的安抚与接见……腊月中的朝堂再次忙碌了起来。

冬日路途难行,新来的使臣们要回去也得等到春天,但该有的态度都得一一表露出来。

薛瑜安排了新的使节,负责开年后带着赏赐送西域诸国使臣们回去,以宗主国的身份欢迎小国的依附和加入。

赏赐内容昂贵丰富,但只有选种后的棉花、茶叶、书本、奢侈日用品和玻璃器皿等等,一点金银都没有。论起在对方眼中的价值,自是和朝贡差不多的,但对于齐国国内,这些东西都算不上什么。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手段,薛瑜学得差不多了,力求让归附后的小国向往和接受汉化,并且将名声以此传开。

朝臣们对给出棉花这件事,略有非议。但是棉花发展了快三年,薛瑜对它的定位向来是民生用品而非奢侈品,刚开始能让南部赚几年钱,但扩种注定会带来价格跌落,分享出去也没什么。

或许是地理问题,中原的棉花长得始终比不上薛瑜过去见过的模样。阳光充足的地方,更适合棉花生长。这次以“国礼”的身份送出去,给棉花种子抬抬地位,如果西域原本就有,这样的昂贵身价可以让他们重视起来,如果原本没有,也能因此展开试种。

只要对面推广了种植,薛瑜不介意中原出钱粮收优质棉花。能拿到原材料,能保证双方往来,不出意外是双方共赢,西域若再想搞事,也能以此保证西域受制。

还有楚国没有解决,裁军尚不至于立刻开始,但化整为零让西征军重新回到被抽调的各地,再正常不过了。

正式封赏和庆功宴设在腊月十五,薛瑜端了杯果子露,只当是酒,举杯与群臣共饮。酒过三巡,有了醉意的朝臣目光总是往钟无身边飘,若有若无地打量着他。

为防外戚乱国,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传了许多年。将领嫁入宫中,倒是能防备生事。但明明能征善战,却要受命入宫、以女君为天,着实令人觉得哪都不对劲。

况且,这个头开了之后,万一再有人被看上,该放弃抱负,还是该顺从君主?若还能继续在朝中做事,那后妃干政的可能性太高,枕头风一吹,别人还要不要做事了?后妃为男,谋权篡位的可能性也着实太高了,让人不得不担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