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2 / 2)
在白露商街上调试和记录电灯数据的闲暇时间里,他们从藏书阁领到一份挑战游戏格子,在被数独折磨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一看署名,“王三”,这才想起来,传言里襄王可是进入度支部就大刀阔斧改良过计算和记录方法的人。
这些或许都还与匠学、日常努力沾边,但当意识到襄王还管着整个东荆,从夫子到种田,个个都有过插手,匠人们心中,怎一个拜服了得。
在优秀的示范下,不知不觉成为了卷王,感受着匠人们对自己的尊重,薛瑜却每每与他们强调,自己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要看到他们的聪明才智。
出身贫寒的匠人,总是缺乏些自信。这或许也是谦卑的传统美德,但在技术上,甚至已经在单纯的机械上深入,多了些理论类型研究的匠人们,在薛瑜看来,不该被自己的谦卑与求稳困住,思想碰撞才会有火花。
全靠她一言堂,那她专门调来人仔细从电磁、力学等等理论开始,从一个线圈、一片齿轮起步教学引导,就没有意义了。
深入了解这方面后的匠人,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或许经过许多次试验调整,靠着辛苦与灵感,也能走到这一步。
她所有的优势,不过来自于自己了解的信息相对更多,能以“灵感”的方式避免一部分弯路,靠着自己对一部分科目的熟悉,能很快上手,察觉问题所在罢了。她见过这些东西发展后的未来,虽然科技树得重攀,但也节省了许多时间。
人才培养不管对哪个行业来说,都很重要,连见效出成绩时间最长的农科研究,都在总结之前得到的农学经验基础上,学起了数学——一个地区需要多少水、怎么最快规划出收割时间,哪个都需要计算。
藏书阁中设下的数独挑战,除了对纪念品有兴趣或是收集癖好作怪的一部分客人,为了能免费领取一张背后是空白的纸张节省用度,不管是买书还是买纸的数量,都没有一处能超过领取数独挑战纸的人数。
在这样的火热中,不管是农科院还是王府中的研究队伍,领数独纸张三次能领到一次就算运气好。薛瑜对此乐见其成,基数增加,有利可图,总会有几个好苗子出现。
像识字、数学等等基础科目,薛瑜完全是在广撒网,深耕一地,改变文风,或许一天两天看不到收获,但并不是全无助力。
天才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她所能做的,就是引导更好的环境,避免天才诞生后夭折半途,或是默默无闻。只要有能力,接受足够教导,就能崭露头角。普及义务教育,以她和东荆、乃至齐国现在的财力还做不到,下乡扫扫盲也是付出。就算是孙大圣,也有良好的环境,有补天石作为根基,才有了他的惊才绝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