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1 / 2)
第二天的考试从卯时开始,浑浑噩噩睡了一夜的考生们重新奋笔疾书,尽管在考试准备前叮嘱考生们带了衣裳,但还是有人开始打喷嚏。
薛瑜在考场中巡查时,喷嚏声此起彼伏,不得不安排热水出来多送两趟,免得真出现有人答不完题目就倒下的情况。
好在,一天半的时间对从事各种行业都有的考生们还不算摧残,听到锣声敲响,所有人带包袱出来,试卷留在原地,个个都还能站起来好好走出去。
考院门外等待的人没有昨天早上多,但欢呼和嘈杂议论声比昨天响亮多了,考试后传统艺能对答案的声音也在门外响起,有哭有笑,声音远远传到还在挨个收卷子的考官们耳中,不禁会心一笑。
考生们解放了,考官们的折磨才刚刚开始。
一百份卷子里,总会有几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辣眼睛的出现,只有亲自批改过卷子,才会痛苦地意识到卷面分的存在是多么有必要。薛瑜对痛骂“浪费纸张笔墨”的声音充耳未闻,没有阻拦阅卷崩溃的考官发泄。
只要想到这些卷子里面可能有刚刚开始求学没多久的学生,薛瑜还是没有临时加一个规则,避免本来看到糟糕字迹就心气不顺的考官们把等级打到一个极低的地方去。
基础科目还好,敢来参考胥吏考试的人,起码字是认的七七八八。真正拉开评比高低的是附加的四门,考前没有宣布明确考试范围和参考资料的问题在考卷上暴露无遗,原本在薛瑜想法里会很少有人选择的策论一科,反倒和经籍一起成为了最多被选择的两个附加考试项目。
原因无他,算术题出的太难太深,懂得律法的人数又少之又少。四选二的考试设置最后大多数人是选了二到四科,充分发挥了“只要我答题就有机会成功”的精神。
三天下来,判卷的考官一个个面带菜色,被千奇百怪的策论内容折腾得头都快炸了,还得仔细查看。
而轻松改完算术部分,进入疑难卷子查看判断模式的薛瑜,也是其中之一。
策论的题目其实很简单,“当今之世,士农工商何为贵也”。但不管从四民皆国之柱石讲起还是排序分别说明原因,都需要一定典籍积累和对局势的了解。
痛苦的其实不是不懂乱写,而是看到不懂装懂、半懂不懂的考生为了过关,绞尽脑汁编出来的似是而非的内容。薛瑜面无表情地把一篇完全跑偏的考卷放到不合格一堆里,继续看了下去。
下一份考卷独辟蹊径,认为农贵,工次之,商再次,士为最末。考卷答题不要求用赋文,但这篇策论骈句用得相当漂亮,难怪看到他批判了士的地位后,还能让其他考官捏着鼻子忍下来,没立刻将这篇策论打为不合格,而是放到了薛瑜眼前。
策论和经籍考试并不对应六部任何一个部门,只是考察积累和思想,给出身贫苦的一部分人一条出路,现在,从相对偏底层的民众眼中,她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