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1 / 2)
“如果不是兮兮喜欢《游褒禅山记》,如果不是春季赛打输了,忽然就想起来这篇游记后面那段内容,我大概一辈子都想不起来去褒禅山看看。”
“之前对宋的印象好像是跟汉、唐、明、清一样的,只是有点奇怪哪里冒出来的辽国、金国,后来才知道宋朝从头到尾就没有统一过。”
“从唐朝灭亡,到朱元璋再次统一,中国分裂将近五百年了,就……有点瞧不起宋朝。”
“后来又断断续续了解得多一点,觉得宋朝也没那么差……但是挺可惜的,如果赵匡胤多活几年,如果岳飞能成功……”
“反正我没怎么在意过王安石变法的事情,感觉就那样,知道这个人,这件事情,但也就那样。”
“这次特意去了解,才发现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人果然都很厉害,王安石变法也挺可惜的……”
林塘确实是感慨颇多,但其实并没有仔细的去梳理过,因此说起来有些散乱。
旁边的江灵兮白了他一眼:“说重点,没让你写作文。”
江母笑道:“没事,自家人说说话,继续说就是了。”
林塘笑道:“我主要是了解了一下王安石去褒禅山时候的情况,他一直在地方任职,而且是好几次拒绝了朝廷里面大佬的提拔。”
“王安石二十二岁就考中了进士,而且是第四名,然后目睹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看到了新政改革的全过程。”
“庆历五年,改革失败,第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鄞县知县,这个官不大,但有一定的权力,王安石在这里就开始尝试自己的改革。”
“鄞县知县任职期满后,宰相王彦博推荐王安石回朝廷,王安石拒绝了,继续在地方任职,第二年到了舒州担任通判,就是现在的ah潜山,三年后,三十三岁的王安石任职期满,欧阳修推荐他回朝廷任职,王安石再次拒绝,拖了半年多。”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王安石游览了褒禅山。”
“不论王彦博还是欧阳修,推荐给王安石的官职都是清贵的职位,如果王安石想要位列三公,应该没太大难度,但他连续两次拒绝,外界就有他沽名钓誉之类的议论。”
“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知道王安石心里面在想什么,他在地方任职,就是想要距离底层百姓更近一点,也可以提前实验以后的改革政策,他从一开始就在酝酿着要改革的。”
“同时他自己也很清楚改革有多难,下场会有多惨,包括死后的名声,同样都会有影响……范仲淹他们的庆历新政只坚持了一年半而已!”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四岁,年富力强,他有比那些公相更深远的目光和宏大的理想,只是要选的那条路太危险,也太难了。”
“所以他才在《游褒禅山记》里面说,想要成功,有志向,有意志,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力量,按照道理来说,到这一步很多人就停了,但他有多了一层,还要有辅助的工具,三者都要齐备,才有可能成功。”
“就算这样,他还又说了句‘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他其实在一开始,大概就猜到输掉的可能性更大,只是不想认命,不想坐以待毙而已。”
林塘知道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认知都还比较浅薄,好在婚都订了,也不是说回答错误媳妇就没了之类,还是比较放松的。
“都说人定胜天,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