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9页(1 / 2)

加入书签

整合了满飞航带来的有生力量,容易阵营的综合应战能力可能上涨了一倍还有余。

接连到来的又四波星兽潮完全没能给他们造成任何伤害。

容迪甚至没有再启用关闭照明之类的迂回战术,就轻松维持了全阵营0伤亡的战斗成果。

而在这士气大振的战争同时,经过二十个小时的持续人工加固,容易基地周围的光景已经和阵营战刚开始时有了很大的不同。

西北两面的防御空白已经基本补上,东面和南面也在不断加强。整体联动的防御体系已具备基本的模型。

或许论单处防御工事的牢靠程度,容易现在还比不上兽害星基地的水平,可他们却在面积的维度上,有了超强的优势。

容迪直接把需要防御的大半个安全区也转化成了可以开展正面战斗的战场。

通过在安全区围墙内外持续搭建防御工事的办法,容迪在原本平坦的地形上制造出一片拥有极大纵深空间的超级战壕。

从战壕之外的广阔天地,一直到生存基地建筑的顶部,所有的空间都变成了可以直接应战的战场。进,可主动出击,在星兽潮抵近之前就进行埋伏截杀,退,也可以包容海量星兽闯进战壕区域,再被整个启动的战争机器全部吞下。

而为了补足整个阵营原本面对飞行星兽的短板,容迪放弃了购买第二台英雄机甲的机会,而选择将他们在前十波星兽潮冲击中积累出来的积分用于购买了速成式的防御建筑。

不过,和他们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他阵营之间剧烈变化的战局形势。

第六波星兽潮后,容易的强势格局基本成型,而直播间的镜头当然不会一直停留在他们身上。

刚刚看过容易轻松应对的表现,观众们原本期待的是其他基地的更多精彩表现。

然而实际情况却和他们的预期完全不同。

正如事前不少专业观众提醒的那样,一个简单的夜晚因素,实际很有可能成为横亘在许多基地面前的巨大挑战。

事实是,天黑前还似乎总体持平的阵营之间,开始在天黑之后快速出现分化。

如元泽、长屏基地这样稳居战力榜前列的基地自然保持着应有的水平,轻松应对、全无压力。

但后续的情况却开始渐渐形成不同梯队的格局。

夜战环境无疑是对基地防御水平、战斗力稳定输出、极端情况应对的全方面考验。

对于原有条件较好的兽害星基地来说,基地防御的优势为他们的应对不足提供了很好的掩护,只要他们能拥有一定的人员规模进行替换,都还能维持住一个较低的损耗水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