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页(1 / 2)

加入书签

孙氏可不是怕丢脸的人,笑嘻嘻的道:“既是亲娘亲兄弟,哪有当哥哥的不先凑上去的,便是被人骂舔着脸,也得去表示心意啊,是不是?!”

王安和其实心里很难受,主要是王安平这件事都没通知他,他心里万分的不得劲,便低着头在那不语。

“难道你还要死犟,真要以后不来往了?!这件事不通知是小叔的考虑,但你既然知道了,便是迟了,也该去。”孙氏道:“难道要学大伯子那心狠的?!”

王安和心一狠,也不怕丢脸了,搓了搓脸道:“行,我去。”

“去地里掰点玉米带上,买啥都不如家里的东西好使,是个心意。”孙氏笑嘻嘻的道:“去了便是娘不见,也没啥,见见安平就成。哪有亲兄弟不来往的?!晓得了么?!不是为咱,便是为了将来咱的孩子,也得走动啊,别人说我们舔着脸,难道就先怕了?!别人怕,我可不怕,我才不怕别人说我。”

王安和应了。

“这一次我就不去了,”孙氏道:“带着孩子去太花钱,这大热天的也太遭罪。你快去快回。城里虽好,但是买啥都要钱呢,这玉米,精贵东西。”

玉米,土豆和红薯都传过来了,朝廷也推广开了,他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地都适合种,所以家家户户都种些。当然了,大多数好地种的还是水稻和小麦,或是菜籽。只有有些不大好的地里便种些棉花,玉米,土豆和红薯啥的。因为这里的气候常常变化,所以玉米的收成并不及比较干旱的地方理想,因此,玉米依旧是精贵东西。但也不至于太精贵,因为也买得起吃得起。

但亲戚间用这个来往送礼,算是真的很重要的亲人才这么做了。不然这玩意收成了,等晒干了,磨成玉米碎,不拘是卖了,还是自家吃,都是好东西啊。因为种的少,才稀罕。

王安和便去了,孙氏往大房那瞅了一眼,见小钱氏又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冷笑了一声。

隔壁的村人来串门了,笑嘻嘻的道:“听到安平的事儿,你家那个嫂子,脸都青了,那副相,都不能看!”

“可不是,”孙氏笑道:“自家亲弟,难道还能不去的?!安平现在毕竟是寄居在亲戚家,不好请我们的,若是在自家,少不得我这个当嫂子也张罗着办办席。”

这是往自个脸上贴金呢。村人也不拆穿她,见她是真高兴,便笑道:“那是,寄居亲戚家到底是不好请你们的。”

也乐得奉承,不过她来可不止是说这个的,而是低声道:“……你家大伯子是不是最近不咋着家?!”

孙氏心中一咯噔,道:“咋?!”

“昨儿,我家那口子看见王安福到隔壁村里去了……”那妇人低声道:“他还看了看,那方向,好像是隔壁村花寡妇家里,那寡妇你也见过,年轻,长的好看,就是命不咋好,丈夫一病死了……这么年轻,能守得住么?!”

孙氏心中一突,道:“真的?!这事可不是小事,你可别瞎说!”

“哪能瞎说?!”村妇道:“男人可得看好了!一个看不好,就要在外叨肉吃,呸。你家那大伯子,怕是要有想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