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2 / 2)
吴氏抱着久别的两个孩子,听他们讲完一路的风风雨雨,更是差点落下泪来。仔细问过赵恪的记忆之后,特地安排村人,给赵恪重新搭好了一个葱葱茏茏的葡萄架。
新的松阳赵氏宗祠也在常武的奔波之下建好,虽说现在因为人丁稀少而有些冷清,但是谁也不怀疑它今后定会枝繁叶茂,成为一个风清气正,令人佩服的大族。
一片充满希望的繁忙之后,常瑛与赵恪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地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了赵夫子的那座坟茔拜祭。
这些日子,有常家几人时不时地上山为赵夫子打扫杂草落叶,添土上坟,这荒山野岭的孤坟竟也维持的不错。
赵恪拈起三柱香,恭恭敬敬地插进了父亲坟前的香炉内,如同当年赵夫子还在一般,进行着一场父子对话:
“父亲,诬陷您的赵朗已经伏法。相信人若有魂灵,到了九泉之下他也不能脱过拔舌之苦。”
“还有便是,夔州州府已经为您平反,恢复了您的功名,儿子也可继承您的遗志,再次踏足科场。”
“不过,这本是公正应得的一切,不知为何变得分外艰难。您失去了性命不说,就连宋父子与阿瑛也涉了险……”
“还有那些西市人牙子手中的奴隶,朝不保夕,食不果腹。时非乱世,为何我瞧不见什么海晏河清呢?”
就像阿瑛虽然同情那些奴隶的遭遇,可她不可能把所有奴隶都解救下来。虽然能够利用舆论,可那也建立在周中丞与赵明有所顾忌的情况之下。
登高才能望远,纵使现在一人之力微薄,他也相信有朝一日,自己能真正做到,年少时日日诵读的一句话: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42章 沽梅子酒默默发下心中的宏愿之后,他再次朝赵夫子的墓前拜了一拜,朝已逝的父亲诚心祈望:
若是您泉下有灵,儿子不求别的,还望多多保佑阿瑛平安顺遂,诸事如意。
山间葱茏的柳枝婆娑摇动,彷佛是在替赵夫子应答他的话,一路目送二人相携下山而去。
*
“童试明年二月便要开始,如今算算也只有八个月的准备时间,不知道可否来得及?”常瑛那手中的帷帽使劲扇了扇风,五六月份的天气热得她鬓角浸湿。
赵恪适时地给她端上了被井水湃过的西瓜,好叫这冰冰凉凉的果子解一解暑气:“童试本就无需准备些什么,不外乎四书五经、试帖诗论,没甚么难的。”
他这话说的也算对,童试身为科考路上的第一重关,着实称不上太难。题目诗文皆有一定格式,但凡一心要读书上进,多磨几场便多半也能如愿。不过,如赵恪这般成竹在胸,倒是少见。
他自小开蒙,若非家中变故,学识早便能下科场,而今也不过是实话实说,并没有甚么骄矜自傲的意思在。
“既如此,便好好回去嘉山书院温书复习罢,我与阿爹阿娘都等着你一路蟾宫折桂。”小姑娘抬眉一笑,意气飞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