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1 / 2)
“张小路,你在这儿干嘛!”温静下了车和他打招呼。
张小路本名就是张小路,他们家听说是逃难过来的外地人,反正温静对此并不是多么清楚。
不过他们家是村子里少有的外地人,一般这些外来户都会被村里人排斥的,但是他们这边民风淳朴,再加上之前自己都吃不饱,哪里有人有闲心去找别人的茬子?
他们一家就这样定居了下来,不过他家是真的穷,住的都是破的不行的屋子,张小路上学都是靠着两条腿,从小学走到初中。
文具也少的可怜,温静记得小学的那位温柔的老师还给张小路送过铅笔,就是因为他的铅笔就剩下一个头,握都握不住,他还在用。
张小路给温静的印象就是话少,学习好,家里穷,心地其实很好。
为什么说他心地好?也是上辈子的事情。温静之前和家里赌气,上了小学三年级就死活不去念书了。
而张小路却是一路努力刻苦读书,成了他们村儿里第一个大学生,可给他们这家外地人长脸了。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不像后来一抓一大把,现在国家还给包分配。
张小路后来被分到了县里的水利局当了一个局长。后来温静家里困难的时候,也是张小路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给温静介绍了一个较为轻松一点的保洁工作。
因为温静当时一没有学历,二是她年龄也大了,一般单位招人也都是有年龄限制的。
而且保洁和保洁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保洁累死累活干的活又脏又臭一个月也只能赚个一千刚出头,有的保洁正常上下班,还是在环境很好的大饭店或者是在机关单位里面,活计比起来轻松了不少。
而且这种都是签了劳动合同,会按时发工资的。有的是私人的招募,干了好久人跑了,根本没地方去问要钱。
这件事对张小路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当时债台高筑的温静来说,说是给她了一条生路都不为过。
所以温静一直很感激他,之前是没机会报答,现在她是有什么能帮的都帮一下对方。
张小路本人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那么出息,他本身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很多要不是自卑,要么就是自负。张小路却不是,他知道自己家里穷,所以对别人的帮助是很感激的,而不是心里不平衡,觉得对方是在施舍他。
他母亲教育他也是更侧重让他发现别人的好,哪怕退一万步来说,别人确实是在施舍他,但是那有怎么样?好处是自己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的。
“千万不要做那种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的事情。”他的母亲如是教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