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页(2 / 2)

加入书签

怎么这样。

她问:“什么建议啊?”

“好像是,穆医生说很多早产儿的妈妈特别担心特别焦虑,甚至特别自责,一天到晚以泪洗面的。他想搞个‘互帮互助’,妈妈们出院之前填个表格,给予授权,写上自己的地址、年龄、职业、学校还有宝宝出生时的周数、体重、性别等等东西,以后如果哪个妈妈有产后抑郁的倾向了,医院就可以介绍其他早产儿的妈妈给她们,让她们聊一聊,这样,妈妈们跟相同周数相似体重的宝宝的妈妈、甚至跟同个省市家乡同个毕业学校的妈妈聊过以后,就能知道宝宝出院以后一切都会很好很好,因为其他宝宝都很健康也很聪明,这样她们的担心和焦虑就能被缓解了。穆医生相信‘过来人的’宝宝妈妈都会愿意帮助其他妈妈的。”

应笑:“啊……”

“可是呢,大主任觉得这并不是新生儿科的业务范围,新生儿科人手有限,大家已经很忙很忙了,没有心思搞七搞八。他们的患者是宝宝,不是妈妈。大主任说这种做法太西方的那一套了。唔,这的确是穆医生以前医院的东西啦,但那边有社工负责,我们没有,所以只能医生护士自己干。可穆医生却还是认为这种‘牵线’很有意义,早产儿和患病儿的妈妈们是很孤独也很害怕的。他认为参与项目的妈妈们可以网上填写资料,这样医院有需要时数据库里筛选筛选就出来了,不费劲,可大主任还是坚持这些事是自找麻烦。唔,他说的也有道理啦。”

“……”

应笑觉得,穆济生是真的变了。以前,穆济生的心思全在宝宝身上,而现在呢,与自己经常性地聊天以后他越来越关心妈妈们的心理健康了。

“还有,好像是,他希望能更系统地向父母们通知病情。现在咱们医院NICU是有事儿通知父母,没事就不通知了,所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过父母可以打电话。可实际上孩子父母每天都在心惊胆战。斯坦福是每早九点向父母们汇报病情,一个一个地打视频,穆济生说这个方式太花时间太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比较新的一些方法,比如手机APP……”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