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页(1 / 2)

加入书签

春花的心往下沉了一沉。

世情如此,如谈老太师和谈东樵这样的人,今后会越来越少,而如谢庞那样的人,也许会越来越多。

这并非她所愿。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台上。

“诸位,请听我一言。”

正嬉笑着打算离开的学子们顿住了。

“诸位可听过,万应丹么?”

学子们沸腾起来。近来京中涉及近千万两钱财的大案,谁会没听过?

春花言简意赅地将谢庞如何设局,如何行骗,万应丹如何看似无害却能令人倾家荡产说了一遍。

“我知道,今日诸位来听我授课,不是因为敬佩我的学识或品行,只因为听闻我逢着些运势,挣了份不小的家业。诸位喜欢听仕途经济,喜欢听事半而功倍的法门,不喜欢听那些修身齐家的大道理。”

学子们被她说中了心思,各自脸红垂首。

春花咳了一声:

“但我想提醒各位,所谓钱财,不过是途中乘骑的车马。宝马香车固然好,但生平之大幸,并不在乘车还是行路,而在于所去的地方,是否心之所向。”

“稍后,有位老大人,不辞年老辛苦,要为诸位讲一讲修身的道理。我读过的书不算多,但也很想和诸位一起,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诸位或许要问,一介商人,学《中庸》何用?”

她低头,自嘲地一笑。

“若不识中和之道,我和谢庞那样的妄人,又有何不同?”

她行到谈老太师面前,恭恭敬敬地长拜下去。

“请谈老师开坛。”

谈老太师面色铁青地瞪着她,嘴唇翳动,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学子们低声交换着意见,不久,纷纷回到原位坐下,静等下一场开课。

这一堂课,谈老太师讲得五味杂陈。

一方面,这是他这几年来,头回觉得自己和年轻后生的距离不那么远。授课中眼神交互,唇舌交锋,都令老太师心怀酣畅,意犹未尽。

另一方面,堂下第一排坐着那个小丫头脸上的笑意,实在是大大地不顺眼。

课罢,老太师步出书院,正打算安步当车,溜达回家,却撞上那不顺眼的丫头,盈盈笑着等候。

“谈老,天寒行路,对膝盖不好,还是我用车送您回府吧?”

谈老太师斜了她一眼,但伸手不能打笑脸人,只得忍耐道:

“老朽右膝有疾,你是如何知道的?是那小子告诉你的?”他那孙子虽还算孝顺,却不是什么体贴的人。

春花摇摇头:“谈老,我家亦是双亲不在,只有祖父一位长辈。我祖父比您后生几岁,膝盖也是早早不好了。老人家上了六十,正该多注意保暖才是。我车上常备一双貂绒护膝,一会儿给您带上。”

谈老太师冷哼了一声,本想绕过她离开,终究忍不住喝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