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8页(2 / 2)

加入书签

“如此贼子,其心可诛,我恨不能将他挫骨扬灰!”六皇子说到激动处,忍不住拍案而起。

毕彦这样的人,从小随父母在南诏长大,回到大云,便是他愉悦童年结束的开端,先是父亲身死,再是自觉怀才不遇,科举断了青云路,最后母亲又是死于那样丑恶的非命事件,还是他亲手点的火。

毕彦对大云,可以说从无半点家国之情,内心也早已扭曲至极,这样铤而走险的事情,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就是料定,即便东窗事发,死的肯定不是他,不仅如此,大云朝廷,必会对此事强行遮掩,隐而不发,否则,自诩天子气象的大云朝,岂不是颜面尽失?

安北王轻声安抚道:“六哥儿先坐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如今情势,应该说还是对咱们有利的。”

张家老祖也点头附和道:“如今,他倒似乎有些捉襟见肘之象了。按旌国大王子的说法,他私开旌国银矿,必定也是要拿这个,继续拉拢旌国权贵,毕竟胃口喂大了,想缩回来极难。”

“你们无意中挖了翁家这棵大树,也算是误打误撞,对他连消带打,让他断了一多半的财路。他因为这件事,不得不铤而走险,远走江南西路,本想亲自探看金矿之事,却未曾料想,咱们也早有察觉,又斩断了他这条财路。”

说到这里,安北王才又把话题接过来:“旌南军哗变,其实就是他野心勃勃之后,想把手伸进军中,尤其是旌南军。他如果想对大云作战,必定要旌南军出动,他老早便在如何握住旌南军上,动起了脑筋。”

“旌南军号称三十万大军,按本王估算,即便没有这么多,半数之多还是有的。都知道打仗花钱,其实养军银子也是如流水。这些年,南北一片和睦,他便用此来掣肘旌南军的粮草和军银。”

“旌国不比我大云地大物博,加上气候寒冷,一年种粮几乎只能管上十余月。他说如今没有战事,军中将士都快放马南山了,让他们也效仿我大云,开垦边地为军田,自给自足。可荆南王封地本来就不宽敞,并没有多少边地可供开垦。”

“便是我安北军,军田一年产的粮食也只能勉强吃个半年,另一半,全靠朝廷接济。那些年,朝廷为了养活我们安北军,真是过得捉襟见肘。”

“后来还是太平日子久了之后,有了米有三六九等价,我们北地产的大米,到了南边,一斤能换两斤二等米,三斤糙米,若换陈粮,还可以一换四,我们的将士也心存减轻朝廷负担之心,开始易粮而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