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页(1 / 2)

加入书签

就跟爹说的那样,要是以后这个学堂不办了呢,血亏啊!

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家这个年都有些心不在焉。

年刚过,管理户籍的里正就忙碌起来了,他要帮着许多户家里有适龄孩子的人家写分家文书。

上学的孩子要求年龄在八岁至十五岁。

这个跨度很大。

大部分人家都有适龄的孩子。

家里的情况还过得去的,都愿意花点钱,给孩子置办一份笔墨,送去学一年。

而今年的年景好,大部分勤快肯干的人家收货都还过得去。

他们要买的东西不用多好,只要能用就行。

等到报名时间一到,汇报上去的人数意料之中的多。

苏荞初看了人数,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实施。

开学堂,她提供地方屋舍,桌椅,还有聘请老师。

一个老师管二三十人。

这些学生又按照年龄段大致分大中小班。

这些老师从哪里来?

从落第的童生、秀才中来。

大部分没考上秀才的童生手头都很拮据,而考上了秀才的没有开私塾补贴家用也没有那么多钱财支撑他们继续考下去。

当然,有家世支持的除外。

苏荞初除了给钱之外,还给这些去当老师的提供苏茂初当初科考的一些书籍笔记。

这就把那些不为银子烦恼的人也吸引住了。

聘期一年,十日一休,每年还有两个长假。

干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不是很早,哈哈哈

第64章 原配在朝堂

在学堂门口排起了长队,这些都是适龄的孩童,而在边上还有许多不放心的家长,他们也跟着过来了。

他们不放心,毕竟是第一天上学,能抽出时间的都会有个大人过来。

周扬是个秀才,他今年已经四十五了。

他是上一届院试考中的秀才,得到功名的时间不长,还是以到车尾的名次考中的,如果不是运气好,落第才正常。

他对自己有自知之明,他没有继续考下去的本事,就不继续了,每一次科考都很费钱。

没有那个天赋的话,不应该浪费下去。

他不如把钱节省下来,留着给他儿子科考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