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页(1 / 2)

加入书签

第二,重修判例。大宋重视法治,不论什么官员都要学法,不能频繁更改法律,就整理修订《**年刑事民事判处案例》作为最新的法律指导,官员们人手一本,再判案要根据这本书的案例作为标准。

第三,整理官家近些年来仁心爱民的善法,譬如县令宗泽上奏说冬天不要让民夫服劳役,很多人冻僵冻死在路上,官家从谏如流,禁绝在寒冬腊月里征召民夫的事。以及减少了五样苛捐杂税!五样啊!像是这种事应该总结起来,昭告天下,宣扬德政。

第四,《神宗正史》刚刚彻底完成修撰工作,刻印三千册,应该让皇子王孙、各地官员都阅读学习先帝的一生。

官家看完之后很痛快的批示:“准卿所奏。”

都是应该干的事。

又是一番地覆天翻的朝野震荡,第一条由章惇和吏部联合展开行动,这关联到每一个官员的收入锐减和失业问题。

第二条由刑部在章惇的指挥下进行。

第三条是翰林院和礼部在章惇的指导下联合展开编撰整理工作。

当然和林玄礼完全无关,郡王不涉及在内,武学的老师都是给他配备的,也不会被牵连进去。本来就都是小官。

王南陔讲完兵法,看其他同学都东倒西歪,只有郡王若有所思:“十一郎,你瞧什么呢?”

“我打算弹劾王诜,不知道该以什么名义。”顺着这波大幅度反对高娘娘所有政策的功夫,直接把他弹劾到流放。

王南陔:“着实不好办,他并未犯法,神宗皇帝也已经重罚他,你也打过他。近年来也没有官职,据说是留下旧伤,关起门做个富家翁谨慎度日,不落人口实。”

林玄礼想了半天,实在是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逗个闷子:“他拿胸口撞过我的脚,算不算?”如果说因为纳妾骂他道德问题,我就是地图炮,无差别扫射。

在法律范围内没有治他的办法,这是法治的坏处,但还得坚持,要是找人搜检他的诗词文章,可能能找到赞美高太皇太后的词,那样文字狱又挺恶心的。我还不如等他出门然后套麻袋揍他!“可恨他是驸马,倘若是个小官,我求六哥派他去琼州执政,哼。”

苏轼拎着小花锄走过,无语。

师生二人有过约定,苏轼不劝他弹劾王诜的事,十一郎也不劝苏轼非要弹劾章惇新政的事。

林玄礼不想这个了:“先生,你听说过王英这个人吧?”

王南陔点点头:“大名鼎鼎,不但听过,还领教过。”

“哦?愿闻其详!”

王南陔:“我家与她家同姓各宗,但家兄和他父亲同殿为臣,又都是京西北路为官,聚过一次。席间请他看相。给了三句判词,说我鸿运当头。本想恩荫不到我,哈哈哈。”

不是官员的每一个子孙都包分配工作,哥们俩仨的肯定都有工作,老爹生了十三个,朝廷管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