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6页(2 / 2)

加入书签

待方启川问完,一时间又有好几位站出来替平西侯府说话。

毕竟,沈家已经没了,而四公子给平西侯府与夏家翻案的决心极大,这个时候还唱反调……

皇上怕是都得记着他们。

当年就有信平西侯府的,彼时力不能及,此刻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而当年踩着平西侯府、夏家拿好处的,要么如方大人一样叛变,要么就闭嘴不吭声。

反正,便是平反了,赵家、夏家也没有什么人了,没有办法把那些好处都收回去。

他们就干脆老实些,别去当那傻鸡,被四公子宰了,还便宜那一群猴子。

温子甫站在那儿,听着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他的脑袋有些懵。

就像是,一整夜未睡,那困意一下子拢了上来,眼睛还睁得开,但思绪却迟钝了许多。

他本以为会十分困难,会有无数的嘴仗要打,没想到,只方启川不痛不痒问了三问,余下的,竟是一边倒了。

温子甫垂着眼帘,深吸了一口气。

是明白人变多了吗?

是他今日的驳斥比当年的夏太傅、温子谅说得更好、更有理吗?

不是的。

温子甫清楚地知道,并非那样。

是朝中局势变了,是沈家倒了,是从前主动地、被动地推倒了平西侯府与夏家大墙的人终于住手了。

他没有长兄那么厉害,他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

可即便他做成了,他的长兄,都回不来了。

第577章 心得

在回答完方启川的问题之后,殿中的你来我往,仿佛都和温子甫没有关系了。

他只需要站在中央,听其他人或是感叹、或是遗憾、或是激愤。

毕之安看了眼温子甫。

他根本不用问,就知道这位下属昨夜辗转难眠,那眼睛里的红血丝不是假的。

甚至,他也能猜到温子甫此刻的心境。

温同知是当事人、是苦主,却又不在这局中,就像是魂魄都漂在半空中,看其他人的嬉笑怒骂。

很滑稽,亦很不可思议。

明明,温子甫该是情绪最激动的那个。

可毕之安并不觉得奇怪,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审问仇羡的时候,他就坐在堂上,听冯嬷嬷对仇羡步步紧逼。

那一场,与其说是堂审,不如说是闹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