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9页(1 / 2)

加入书签

朱茂和项淮也到了。

“以骁,”朱茂走过来,压着声儿问,“袁侍郎是怎么一回事儿?”

他本不想管太多,或者说,想避得远远的,等这事儿早些过去,免得被牵连。

只是,实在好奇得紧。

一句都不问,好像又不合他的性情。

霍以骁道:“我只把袁大人捎到了顺天府,具体怎么说的,等毕大人递了折子就知道了。”

朱茂只好按捺住性子。

早朝上,不止朱茂,很多人都在等毕之安开口。

可直到吴公公喊了“退朝”,毕之安都没有拿着折子启奏,叫人颇为意外。

毕之安全当不晓得旁人的急切,只单独寻了陈正翰:“老大人,一块走走?”

陈正翰应了。

两人避开了其他人,沿着长廊,走了一段。

毕之安低声说了去沈家的状况、以及袁疾的事儿。

陈正翰听完,顿住步子,抬起眼皮子看了毕之安一眼:“你的意思是……”

毕之安想了想,道:“断案需得谨慎,各种证据,要完备周详。我身为顺天府尹,经手的案子,也该是竭尽全力办好。只是这一次,我有些……”

说到这里,他听了下来,皱着眉头斟酌了一下,想要找一个合适的用词。

“有些、有些不安,”毕之安重重点了点头,“对,就是不安。”

陈正翰见他犹豫,并没有催促询问,只等毕之安说下去。

毕之安道:“您知道,我也知道,皇上这一次不会放过沈家。

私运铁器、陷害忠良,那些罪状是能把沈家给砍了,但始终都是旁证,离确凿的、能结案的证据,差了一口气。

三司和顺天府按部就班地查下去,定然会有收获,就是、就是耗时太久了。

久到我实在心中难安,怕出乱子。

袁疾只交代了自己,与兵部其他官员相关的,他说得少……”

陈正翰摸着胡子微微颔首。

毕之安说的这些,他一听就明白,因为他一早就有了这样的担忧。

处置沈家,已经是会动荡一番了的,拖得久了,什么事儿都咕噜咕噜冒泡,最后撕咬起来,真就一团乱。

毕之安亦叹息。

立刻结案自然最好,但胡乱断案,不是他的为人,也不是陈正翰当官的道理。

“也就是棉花采买的事儿,袁疾说得倒也周详。”毕之安道。

陈正翰接了话去:“可那点儿数字的贪墨,与皇上想要的成果差距太远了。”

他太清楚毕之安的意思了,也太明白皇上的心思了。

查案的是三司,最后给沈家裁决的,是皇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