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页(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是齐国人,从齐国一路走来,经过了秦国,楚国,鲁国,见过太多世道的不易,如今突然进了禹国,却处处是向上的生机,总是要感慨一番的。

……

被青竹等人感慨的折青,正在跟禹皇感叹治理朝州的不易。

“所以说,打仗也不能太快——打的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禹皇就嗤笑道:“不过打下了十三个城,瞧把你得意的。”

他顿了顿,又道:“真还要等,不继续打了?”

折青点头。

“父皇,我们的兵,其实十分有限。”

禹州一共六个州,加上如今的朝州,也算不得多大,人口也并不算多,她如果继续打下去,消耗的是她自己。

一个朝州,就让她派出了不少的人。

“我们不如慢慢来,打下鲁国也并不容易,打下了它,就要有承受住其他五国一起压境的压力。”

目前禹国做不到。

它虽然越来越富裕,不过,它也可以一夕之间,被破坏。

从来都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快速扩张,消耗的东西其实很多。以战养战虽然可行,可是还有很多后遗症。

比如粮草问题,这场大战一旦开打,就要持续很多年,财政的支持必不可少,人力的输出也是一般。

她想要的是一个盛世,而不是被战火燃烧后的秃地。

所以,她还是想慢慢来。以徐州为界限,不断的朝外面打去,即便她现在有了火药,可是火枪并不难造,她使用火枪,其他国家的人才便也能对她使用,她最大的杀伤性武器还是大炮,可是大炮雪生试验很久了,却没有有突破性的进展。

且就算大炮出来了,大概是跟华夏明朝时候差不多,这种大炮,并不是只有开了挂的她才能造出来,她只能占据前面的时间和先机,但是后面一旦出现变数,就是灭国之战。

直接占据鲁国,太着急了,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七国很大,禹国偏居一隅,即便有野心,步子太大,便容易有失误。比如,楚国的那个人才,楚天齐,以及最近楚国风头很劲的公孙尧小将,都是不比她的天才们差的人。楚国这翻身仗打的,十分的具有案例性。

禹国打仗的路子,要跟基建的路子相协调,适合慢慢走。

禹皇也是赞成的,“急速扩张有扩张的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禹国的军队也不壮大,我们暂时还需要慢慢的建立起一种可以吸纳士兵的制度。”

折青点头,“女儿也是这般想的,我们如今的士兵,每年都在增加,但还是太少了。”

招兵,必须要招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