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2 / 2)
*
唐太宗,唐
听神迹再次提到李豫,唐太宗李世民不由的想起安史之乱。
之前神迹讲述安史之乱时,简要的将了将唐肃宗李亨还有唐代宗李豫。
李世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父子二人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借用外族之力,并答应回纥的抢夺。
后面唐代宗李豫登基后还接二连三的重用宦官,从以上事迹来看,唐代宗李豫无疑是昏君。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代入到当时的政治格局,他却不认真李豫是昏君。
唐太宗李世民看事情向来不单看一面,就像神迹所述大明之事,若只看明朝帝王做的事,个个都是昏君。
若结合当时的朝堂政治,结合内忧外患,事情的角度就会变的完全不一样。
*
唐睿宗,唐
“母后,神迹又出现了。”李旦直接激动的站了起来。
李旦正好有朝堂大事找他家母后商量,没想神迹再次出现。
李旦登基后,没有打压武则天,反而事事找他家母后商量。
李旦心里清楚的很,如今武家后人全被被他家父皇处死,自己的众位哥哥也病的病死的死。
如今的自己是自家母后唯一需要扶持的对象,李旦也不怕他家母后篡位,反正皇位最终还是李家人的。
想明白这点,李旦便放心向武则天请教各种朝政,让武则天拿主意。
在当甩手掌柜方面,李旦是相当有天赋的。
因此武则天虽然没有李治辅国的圣旨,但是在李治驾崩后,朝堂的朝政她仍旧参与其中,且起决定性作用。
众臣心里明白,朝堂当家做主的还是皇太后,在朝堂动荡交接之时,也只有皇太后武则天能压的住朝堂。
*
武周
见神迹再次出现,武则天当下手中朝政,并让太子李旦一同来听神迹。
既然选定了李旦为太子,武则天便下定决心好好的培养。
李旦来了,还带着六岁的李隆基一起来了,他不想错过如此教育儿子的好机会。
李旦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他就指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好好治理江山。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唐代宗李豫到底是昏君还是中材之主。
首先咱们先前情回顾一下安史之乱,也就是唐代宗李豫登基前的烂摊子。】
武则天揉搓着指尖,“安史之乱。”
她不由的看向自己的皇太孙,李隆基。
第305章
见自家皇祖母如此看着自己, 李隆基一下子紧张起来。
别看李隆基仅仅六岁,但是身为皇家子,特别跟着李旦经历了那么多事,早就不是六岁孩童的心智。
本来李隆基小小年纪被赐给已故的大伯为子嗣, 在宫人眼中已然是皇家废弃的皇子。
其中世态炎凉自不必多说, 但没成想神迹的出现竟然逆转了他的人生轨迹, 如此也算的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李隆基很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 虽然李旦并没有告诉李隆基神迹之说,倒不是李旦不想说而是没经过他母后允许, 李旦不敢说。
虽然如今的李旦是太子,但手中的权利仍旧有限。
【公元75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最信任的节度使安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