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1 / 2)

加入书签

?这就造反了??

没本事造反就不要造反!安安稳稳的当他的琅琊王不好么!

此时此刻的李旦真想给琅琊王李冲一个大嘴巴子,他以为造反是什么,小孩子过家家?

【此时此刻,其他的亲王们还没有准备好就接到作为小辈的琅琊王李冲的通知,让他们共同奔赴洛阳!

提前不通知不谋划,上来就让他们跟着卖命,凭什么?

区区一个小辈而已,指挥他们这些当叔叔?众亲王的态度可想而知。】

天幕中再次出现动画,方才琅琊王李冲特别兴奋的敲打众亲王的门,但是没有一个人给他开门……

【不但亲王这里不配合,琅琊王李冲那边情况似乎也不怎么好。

首先是李冲那边闹的动静太大,直接惊动了武则天,武则天立马派兵讨伐李冲。

其次,琅琊王李冲招兵买马并不顺利,之前咱们分析李敬业为何造反失败时提过,想要造反成功必须要有民众基础。

如今唐朝只是朝堂间的内斗,还没有波及百姓,因此李冲造反之举并没有多少百姓愿意支持。

又不是活不下去,何苦为了皇家间的权利之争搭上自己的性命。】

*

武周

武则天听神迹提到百姓,她的眉眼间多了一分认真。

自打武则天登基后,她的政治中心更加偏向寒门,而寒门则出自于百姓。

除了提拔寒门之外,武则天还在筹谋该如何消除朝堂中的异己,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别看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个个毕恭毕敬,但到底有几人忠于自己却不得而知。

或许,唐太宗时期的谏言不错,但是要换一种方式,比如匿名的谏言。

【李显】:琅琊王李冲到底招募了多少人?

李显特别好奇,一万两万还是三万?

他好奇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不知为何,李旦总觉的他家三哥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他是不是特别想知道那些亲王兵败后自己的下场会如何凄惨??

果然,叔叔没有一个好东西,他的亲哥哥也不是个好玩意。

李旦的心口拔凉拔凉的,感叹道最是无情帝王家爱,当真如此。

【被琅琊王李冲派去募兵的萧德琮来报,愿意跟从李冲造反的只有五千人。

而这五千人里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单纯的为了银子,不是诚心诚意的为李冲卖命!】

五千人!!!

听到只有五千人愿意造反,李显一整个大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只有这么点人愿意造反。

按理说他们老李家有造反的基因,细数一下太宗爷爷造反成功了,太子李承乾造反失败,他哥哥李贤意图造反。

怎么都不至于只有五千人愿意跟随造反,这个琅琊王李冲人缘也太差了!

不光李显吃惊,李旦也相当震惊,五千人……造反个锤子……

武则天则相当的淡定,于此同时她把百姓二字牢记于心。

只要民心所向,这天下就没人能反的了,神迹所述忽然打开了武则天的另一种思路。

武则天类比了汉文帝和唐太宗,忽然发现二人之所以被后世成为千古明君,百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子扶苏感叹道,若百姓安居乐业,到底是李唐江山还是武氏天下于百姓根本无所谓。

听神迹所述了那么多,百姓二字已经被公子扶苏牢记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