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3(2 / 2)
太子李弘既是唐高宗李治最重视的儿子, 也是他平衡朝堂局势中重要的势力。
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帝王, 唐高宗李治是打心底难过。
*
汉
听太子李弘死了, 汉武帝刘彻有点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个李弘是那个败家子李隆基的爹。
一直培养的太子忽然死了, 朝堂的势力格局再次被打破, 可以说唐高宗李治之前的谋划布局全都付之东流。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汉武帝刘彻感叹道。
*
秦
公子扶苏也没想到唐太子李弘竟然暴毙而亡, 这下他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最终还是放权给皇后武则天。
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 起码在培养好下一任太子前, 知进退的皇后武则天是最好的选择。
公子扶苏轻叹一口气,作为一国之君当真是太难了。
听完整个大明朝历史, 算是打开了公子扶苏对王朝权利制衡的认知。
以前的公子扶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理想中的王朝是以“仁”治国, 朝堂上下齐心协力,如今他彻彻底底想明白了,若王朝想要延续,就必须各方权利制衡,并且皇权必须至上。
一旦皇权被架空,便是王朝的灭国之际。
*
宋
做为后世的赵匡美对太子李弘的死倒不惊讶,他只是很好奇,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皇后武则天害死的。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他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希望得到神迹的解答。
*
武周
看到天幕中的红字,武则天拂袖站起,表情仍旧是云淡风轻。
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武则天没有经历过,她还不至于因为一句疑问而失态。
此时的武则天以旁观者的角度等待神迹之说,她既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就有气度能受的住诋毁。
【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种说法,既然说到这,咱们就顺便唠唠皇后武则天“杀子害女”那些事。】
*
蜀
阿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杀子害女!天下间怎会有如此蛇蝎心肠之人!”
阿斗大为震惊,俗话说得好的,虎毒还不食子,唐朝皇后竟然如此狠心,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放过!!
“少主,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诸葛亮道,“三人成虎,少主可是忘了。”
诸葛亮一直教导阿斗,做事说话要三思,多听多对比方能得真知。
【首先是安定公主之死,安定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第一个孩子。
对于安定公主之死,《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内容很相似。
两本史书所记,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亲手把自己的女儿给闷死了,并且嫁祸给了王皇后,借自己的女儿的命来扳倒王皇后。
而在另一本史书《唐要会》则记载的是,武则天以皇女之死陷害王皇后,然后唐高宗李治萌生了废后的念头。】
【路人甲】:这本《唐要会》也是北宋时期所著,还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
【路人甲】:北宋那些文人和明朝那些文人差不多的德行。
【路人甲】:《新唐书》和《明史》都得辩证的来看。
反正粉丝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