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 / 2)
品。
外贡王朝和大明王朝贸易,然后赚的钱再去买大明朝得东西,最后这钱还是回到了大明手上,仍旧不算流通出去。
但是开辟海外贸易就一样,让商人把大明宝钞花出去,能换回商品来才是贸易顺差。】
【朱高炽】:那些朝贡的商人来大明后,又拿大明宝钞买东西,这钱不还是回来了?
朱高炽听的十分认真,但是他想不明白,钱不是还回来了么?
【但是钱在以大明为经济体系的系统中流传起来,这就等于大明宝钞一下绑定了商品。
大明的钱可以购买大明朝以外的东西,然后大量的货币就流通到了西方国家。
且大明王朝只认定大明宝钞,让大明宝钞绑定不可替代的瓷器和丝绸。
想买大明的瓷器和丝绸么,那就先换大明宝钞吧,原本贬值的大明宝钞就会随之升值。
这也是咱们之前说的,为何货币必须要绑定不可替代的大宗商品才能提高价值。】
【明太宗朱棣】:朕也用大明宝钞买了外朝的东西。
朱棣还是不明白,有什么区别?
【那只停留在王朝层面,买的还全是些没有东西。
所以贸易不能停留在王朝层面,必须开放贸易,让贸易的利益分到百姓头上,从而大大提升大明宝钞的诚信度。
而且由商人参与,也能调节市场的供需,比如花椒之类的香料饱和了,作为商人自然不会再买。
百姓为什么要攒白银和铜钱不花,不就是觉得他们有价值么,对白银和铜钱的信任度高么。】
“老三,你能听懂么?我怎么一点不明白??”朱高煦从没感觉自己是个傻子,今个他确确实实觉的自己是个傻子。
朱高燧摇头,“我也不明白。”
“大哥,你懂了么?”朱高煦问朱高炽。
朱高炽不语,这次不是不搭理朱高煦,而是他也说不上明白。
朱棣不说话,开始奋笔疾书,把神迹所说的全部记下来,虽然理解不了,但是先记下来。
他就不信,大明朝人才济济,就找不出一个能理解神迹之策的?!
与此同时,秦始皇嬴政也在奋笔疾书。
经济方面,嬴政也不是很在行,术业专攻,自有懂经济的大臣。
嬴政先记下来,等他日后开拓海上之路,自然有用到的一天。
唐太宗李世民也在记录,虽然他大唐的经济还不错,但谁不想让王朝更加的繁荣昌盛。
【当然,为了防止大明宝钞贬值,还要绑定更被大家任何的重金属,毕竟转移通货膨胀也不是长久之计。
像是后期在全球范围内的硬通货,黄金和白银。
大明朝时期的技术不够,主要的白银产地还是在海外。
得让白银都掌握在朝堂手上,而不是掌握在少数商人和权贵手上,这就要由朝堂掌握白银的流入渠道。
而此时正富强大明绝对能做到。】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高炽】:开战海外贸易,个体商人出海,如何掌控。
朱高炽先发问。
自皇爷爷开始实行海禁,就是为了控制这些商人,以防出现宋朝那样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