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2)
不过这个买卖却不是和百姓做,而是跟明朝政府做。
这些东西由明政府定价, 然后购买,说白了就是换种方式给来朝贡国家钱。
人家好不容易来一场,为了体现大国风范,自然要满载而归。】
听到这,朱高炽不由的叹了一口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完全赔本的买卖,每次见到番邦国来朝贡,他爹朱棣是觉的有面高兴,而在朱高炽眼中,这些人就是来打秋风的。
关键,他们大明也不是那么富裕。
【咱们来看看明政府是如何定价这些附带的货物。
为了彰显国威,体现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往往将贡国的货物翻高几倍,甚至是好几十倍。
举个例子,日本的腰刀,若放在市场上交易是三贯钱,但是明朝给出的收购价格却是十贯钱。
再比如胡椒的市场价每斤三贯钱,但是明朝给出的收购价高达十倍。
乌木的价格更为夸张,市场明明每斤500文,但是明朝官方定价却高达40贯。
除了价值差异外,许多番国进贡的东西虽然属于稀缺之物,但说实在的真的什么用处没有,比如进贡的狮子、长颈鹿只有观赏价值。】
朱高炽不由点头,想起那脖子长长的动物,不能下地种田只知吃草木,有什么用?!
“这不是赔本赚吆喝么!”朱高煦惊呼,关于朝贡的事他原本只知道特别有面,不想面子是建立在撒钱上。
怪不得一个个都争着抢着来大明朝贡,让谁谁不来。
*
宋
“这和咱的岁币差别也不是很大吧?只是比咱们大宋有面子些。”赵匡美道。
“大明的皇帝不至如此。”赵德芳觉得如此宏韬伟略的大明皇帝朱棣定不会只为了面子。
就像神迹之前说的,明太宗朱棣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定下战略,震慑了帖木儿帝国。
如今又不惜下血本让万国来朝,怎么可能只为了面子工程。
虽然前期明朝是赔本的,但只要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的贸易体系,还怕赚不到银子。
“瞧你对大明皇帝如此自信,你对你爹都没这自信。”赵匡美以开玩笑的口气道。
“父皇自然也是极其厉害。”赵德芳朝着赵匡胤,一脸真诚。
不说以前他爹怎样,如今他爹决定是一代明君!
【除此之外,明太宗朱棣还会给这些进贡的藩国回赐铜钱。
例如永乐四年,明太宗朱棣就给日本的国王和王妃赐铜钱1.5万贯,来的使臣也会赐予他们铜钱万贯。
综上所述,来明朝进贡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像倭国日本当年为了争向明朝进贡,内部的两波势力都打了起来。】
【路人甲】:明太宗朱棣在军事上的才能怎么不分到经济头脑上。
【路人甲】:这哪里是万朝给大明上贡,明明是大明给万朝上贡。
朱棣……
此时,国库的账本也呈了上来,平日这些都由朱高炽一首掌管,朱棣基本不过问。
朱高炽做的不错,总之没让朱棣这个当爹的缺过银子。
【说完了朝贡体系,咱们再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开销。
首先是造船的费用,如此吃水的海船需要从云南等地运输大的木头,且还需要大量的生漆等来处理木头。
之前咱们也说过大明的漕运,经常堵塞,可想而知运输大宗木材不但加重了漕运负担,同时又增加了造船成本。
如此算下来,一艘船的成本起码要四五千两银子,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费用。
出海之后,每日的瓜果蔬菜的开销,两万多号人,怎么不得两三万两银子,还有出海官员的俸禄。
一共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