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2 / 2)

加入书签

李承乾低头看着自己的脚。

“父皇只是怕伤了哥哥的自尊,父皇是为了哥哥好。”李泰解释,“哥哥,你可不要误会了阿耶。”

李承乾不说话,仍旧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脚,此时的李承乾仿佛被关入了自己的世界。

这四年来的一点一滴,在他脑海里一幕一幕回放。

自己生病难忍,身边的臣子劝说为君者要坚强,忍常人之不能忍。

而二弟生病时,阿耶却亲自去探望,亲自喂药。

围猎之时,明明自己比二弟还多打了一只兔子,却没获得任何称赞,身边的太傅说阿耶当年可比自己厉害的多,但是二弟却得到了阿耶的赞扬。

作为兄长,自己必须要让着阿弟。

作为兄长,自己做的就必须比阿弟好。

作为兄长……

那作为自己,作为李承乾,作为不是皇长子的李承乾,他究竟是什么感受?

自己好好的当着二弟的兄长,当着阿耶的儿子,当着臣子们的皇长子。

但是,为何,自己已经那么努力,为何阿耶不肯看他一眼,他做的不好么?他到底哪里不如二弟?!

李承乾猛然抬头,直视着二弟李泰。

一直被压制的情绪涌上心头,他不甘,他嫉妒。

李泰被李承乾的目光吓了一跳,想起方才神迹说的话,杀弟弑父。

不由的,李泰往后退了一步。

【衣食住行,方才咱们已经说了行,在说说住上。

虽然魏王李泰最后没有入住皇宫,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委屈了魏王李泰。

李世民赐东都洛阳的惠训坊于李泰,这宅子大到什么程度?

李泰的这处宅子正是日后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

反观李承乾,不过修葺了宅子,便被冠上大兴土木 ,堪比隋炀帝的帽子。】

乐瑶放出动画,胖胖的皇子坐在富丽堂皇的宅子,而太子打扮的皇子却坐在简陋的亭子,一旁进谏的大臣拿着牌子,上面写着“勿当昏君。”

李承乾抬头看想神迹,他伸手去摸那个太子小人,他想安抚他,如同安抚自己,他想心疼心疼自己。

【众所周知,李世民身边的谋士都出身于文学馆。

当年李世民以文学馆为大本营招揽贤士,为日后的基业奠定基础。

如此敏感的文学馆,李世民却因为魏王李泰喜好文学,也让他在府上建立文学馆。

若之前李世民的偏爱已经让李泰萌生出不该出的心思,文学馆的特许则推波助澜。

李泰如同当年的李世民一般,也招揽贤能之士,还编制了《括地志》,让李世民大为称赞。】

听到这,连房玄龄都看不懂他们陛下到底在想什么,难不成真的起了废太子的心思?

如神迹所说,魏王李泰走的所有的路,都是当年他们秦王走的路。

唯一不同的是,李世民有赫赫战功,而李泰没有。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临魏王李泰在封地,并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

这份功德自然也落在了李泰头上,一个帝王,什么时候才会大赦天下,必定是有大喜事的时候,那是什么喜事?】

【贞观十五年,由李泰以及他文学馆的手下主编的《括地志》完稿,李世民大悦。

竟直接将其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

并且大肆赏赐魏王李泰,赏赐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位分。

因此褚遂良上谏,李世民觉得的确是自己做的不对,越了规矩。

但是李世民却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赏赐,而是取消了太子李承乾的月例限制,这样李泰就不算超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