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2 / 2)
荣城的活计多得要命,要清查漏网之鱼,要宣传大乘教危害,要安抚百姓,琐碎杂事排得满满。
天气日渐炎热起来,陈皎一手持笔,一手拨弄算盘,指头灵活,无比熟练。
马春知道她近来为着剿灭大乘教一事操劳,火气也大,特地给她备了清热下火的菊花饮。
陈皎问道:“崔珏呢,他这会儿忙不忙?”
马春道:“崔郎君在给惠州写信,他说这边的叛乱也围剿得差不多了,可让淮安王府上奏到朝廷,派新的州牧下来上任。”
陈皎落下一笔,抬头看她,“我等会儿过去瞧瞧。”又道,“差人送信给方孝宣,让他那边腾出人手来,我这都忙得像八爪鱼了。”
马春笑着应是。
他们是真的很忙,一人掰成俩用,以前陈皎和崔珏都是做指导的,现在干的尽是文吏的差事。
不仅如此,裴长秀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因为一下子收揽了不少新兵蛋子。
这些义军都觉得惠州兵有人情味,但凡愿意参军体格强健的,全都会做档案登记,裴长秀成了那个登记人。
州府实在缺乏人手,他们把周边县城里的书吏调过来应急。等裴长秀把新兵档案弄好后,她默默看着越打越多的惠州兵陷入了沉思。
那档案呈到陈皎手里,她颇觉诧异,增添了一千多兵?
裴长严肃道:“最初派过来两千兵,现在统共有三千多兵。”
陈皎狐疑问:“这些人都能用?”
裴长秀:“能用,是徐都尉亲自挑的,其余不合格的遣散回乡。”
陈皎似乎陷入了沉思,原来还能这样打啊?
那时她觉得平一场乱就能增添新兵,着实意外。
然而更意外的惊喜此刻已经送到半路上了,朝廷不放心闵州,差人过来监察。
那人经方家一番斡旋,最终被定下原本已经贬职的老头鲍起凤,他被踢到闵州这个鬼地方来收拾烂摊子。
鲍起凤是个硬茬儿,在朝廷里得罪了不少人,如果说方世林是个猛人,那鲍起凤也差不多。
他在前往闵州的路上带来一封方世林写给陈皎的信件,一封闷声作大死,把淮安王惊得掉下巴的信。
同时也是皇室岌岌可危,风向开始转变的信号。
陈皎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第67章 造反大道开启
炎炎夏日,闵州十一郡大部分都进入重振的热火朝天,惠州人带来的利民政策给了当地人重生的希望。
大乘教和义军的主力被瓦解后,沈乾敏等人对建塘进行了最后的围剿。
为了迅速把当地的秩序恢复起来,陈皎命官兵们下乡帮农户垦荒种地。她手里绝不养闲人,这些官兵个个都是劳力,既能杀人,也能耕种。
同时也能跟当地人宣传他们围剿大乘教见识到的可怖之处,从心理上洗脑让百姓抵触大乘教。
若是以往,底层百姓见到官兵无不跑得飞快,生怕遭遇横祸,如今那些官兵有说有笑,军纪严明,着实令闵州百姓诧异不已。
惠州兵在陈皎的打造下,形象变得高大无比。她一门心思收揽民心,只为日后把朝廷拉下马来名声别太难听。
整个夏日他们都在忙碌,一边围剿一边治理。持续到六月下旬,闵州所有郡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