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8(2 / 2)

加入书签

见王伟面露忧色,刘二明并不知道王伟最担心的是他刘二明的人身安全。刘二明只当王伟还在思虑,如何在二次爆料的舆论战中,在他们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先发制人?

刘二明的脑海里不是没闪过“赵华枫”这个名字。她是刘二明和王伟之间的牵线人。

经过好几个月的刻苦钻研,赵华枫写杂文的水准又有长进,比起那篇体育生选拔黑幕文章的些许稚嫩,如今的她,更像一个严谨、老练的调查记者了。

两人最终还是把赵华枫拉入了讨论。

“一篇纪实调查报告一经发表,便会惊起千层浪,我们的敌人也会瞬间警觉。若是与化工厂勾结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察觉,在尚未引起民众足够重视之前,他们就会把报道撤下去,让我的第二次爆料同样掀不起太多浪花,无疾而终。”王伟向赵华枫介绍形势的严峻。

赵华枫道:“这一次的调查报告和前两次的确不一样。如果说最终目标是引发尽可能多的人关注这件事,那么,我们面临两个艰巨的挑战——而且是两个相叠加的挑战。”

“两个挑战?”王伟不解其意,在他看来,调查报告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文章被压下去之前,要送达尽可能多的人群呢。第二个挑战……难道说的是孩子们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吗?

“假如我们的敌人发现了这篇文章、下压热度之前,全国有100个人从各式各样的渠道刷到了这篇报告的标题。这100人中,最少有70人发现这篇报道的主题是什么环保、什么化学污染——而不是汽车股票、体育游戏、明星八卦、时尚美食,也会瞬间失去兴趣,点都懒得点开。”

“剩下30个人中,对时事稍微关心一点的,发现这件事发生在离他们几十、几百公里之外的运夏市,而不是本地新闻又会跑掉20个人,到最后刷到报道标题的人。10个人会继续往下翻,这10个人中再有五个能看到文章末尾,便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赵华枫并不希望自己的文章为了夸张而去夸张,只为吸引眼球,就去起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这违背了她作为调查记者的理想和初衷。

调查记者就要用事实说话。

王伟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我们现在的难点就是将这10%和5%的比例提高。可不可以在报道的开头,故意隐瞒事件发生的地点,不让读者知道这是在离他们挺远的运夏市?全国任何有一条河流的城市,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

赵华枫犹豫着:“可以是可以……”

但她不太情愿。新闻三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刻意模糊任何一个要素,都会有哗众取宠之嫌。这样把人骗进去关注他们原本无意关注的话题,和那些用“震惊体”标题吸引读者的无良小编,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说她有良心也好,自命清高也罢,反正赵华枫不愿成为哗众取宠的人。

两人的坚持不好说谁对谁错。但他们有一点意见是统一的:必须想办法让缺乏基本化学知识的普罗大众,也能在点开第一时间就了解多氟烷基物质的危害。

这样,继续读下去的人才会更快意识到,为什么文章里要说一家化工厂作恶多端,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要不我们多注册几个账号?你写的文章,多拟几个不同的标题。一旦决定发表,同时发在不同的账号上。他们或许能删掉一个账号、一篇文章,却很难监控整个网络。多有一篇文章撑过一分钟,多被一个人看到的机会也就大一些。”

两人已经绘声绘色地聊起如何自己给自己当“水军”了,刘二明小声插嘴:“也就是说,在我们发布报道之前,要先对目标受众进行预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